5月20日,在这个谐音“我爱你”的特殊日子里,2017年全球创变者大会·瓶行宇宙第二季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顺利举行。活动由社会创新型企业BottleDream与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共同举办,中国最专业的高端厨房电器领导品牌老板电器作为宇宙创变伙伴鼎力支持,旨在掀起声浪更大的社会创新浪潮。
举办第二年,“瓶行宇宙”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社会创新活动之一。今年,活动以“不浪费,好好爱”为主题,以探讨食物浪费现象为始,将讨论延伸到资源的浪费,关系与爱的浪费上。
活动由国内外创变者的洞见分享、520人的巨型“剩食派对”,以及国内首个“创变者公园”线下体验等部分组成,给参与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520人巨型剩食派对
创变者公园
“以前我觉得‘不浪费’是一句被人们挂在嘴边的口号,做起来很难。‘瓶行宇宙’让我意识到,原来‘不浪费’也可以那么有意思。”有现场观众表示,这场活动给他一种“被重启”的感觉。
主持人部分服饰由例外(EXCEPTION de MIXMIND)提供
社会问题的想象力
受主办方BottleDream的邀请,6位国内外创变者和一位特邀嘉宾与关心世界的中国年轻朋友交流,讲述他们如何思考种种浪费现象,用创新有趣的方式介入社会问题。
“数据显示,食物浪费问题1/3在农田,1/3在农田到餐桌路上,1/3在消费者冰箱,只要在任何一个路线上,能解决食物浪费的问题,都是创新者可以发挥创新与技术的部分。”可持续食物领域的探索者何瑞怡在演讲中谈到。
何瑞怡自幼练习魔术、在顶尖设计咨询公司IDEO工作多年,如今创办了国内第一家针对食物科技的加速器和创投机构Bits x Bites,积极开拓食物可持续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在她看来,国内过于求快的发展速度对食品安全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也因此造成大量食物浪费。她从自己的跨界经历中总结出共通点:要有慢得住的耐心。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驻中国代表Vincent Martin博士站在全人类共同福祉的层面上,介绍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如何成为全球食物问题的先锋介入者。
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公共艺术教授和跨界艺术家Dawn Weleski则关注食物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意义。她认为食物是没有偏见、多元开放的媒介,人们在生活中常通过食物接触另一种文化,但也往往是“仅止于‘吃’这个动作”,不再深思背后涵义。因此,她在美国匹兹堡创办“冲突厨房”,专门售卖和美国“交情不好”的伊朗、巴基斯坦、委内瑞拉等国家的食物,从食物出发,在街头创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平台。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也作为特邀嘉宾亲临现场,给大家带来一场“舌尖上的闭幕演讲”。他从中国人民关于吃的朴素智慧说起,给大家分享他的感慨:“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由食物作为开端,关于“不浪费”的讨论还延续到不同层面。创变者们从多数人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入手,打破思维定势,创造美好改变。
在全场观众的瞩目下,“可以吃的塑料袋”的研发者、Envigreen绿色科技创始人Ashwath Hegde将“塑料袋”放进一杯开水中完全溶化,把水全部喝光:“大家都知道塑料袋对环境不好,但因为用起来太方便了,我们还是会去用它。既然很难完全不用,那我们可以改变塑料袋,让它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据他介绍,这种“塑料袋”不含塑料成分,而是由红薯、玉米、马铃薯、植物油等12种可食用材料研制出新型可降解材料制成,使用起来跟普通塑料袋无太大差别,可实现180天内在土壤完全降解、开水中15秒完全溶解,即使焚烧也不会产生有毒或刺激性气体。
香港设计师张玮晋自嘲是“香港杰出废青”,被抛弃的垃圾到了他手里,都被升级改造成兼具美感与实用性的设计产品;“空气墨水”发明团队成员、印度Graviky Labs联合创始人Nikhil Kaushik则颠覆了人们对污染的想象。
Nikhil Kaushik介绍了自己团队如何从汽车尾气、雾霾等提取黑色可吸入颗粒物,制成空气墨水,实现“变污为美”的过程,并介绍了他将在中国的第一个行动——与老板电器合作,试图介入中国的油烟污染问题:“我们常认为污染就是不好的、没有用的,但在大自然眼里,这些条条框框都不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为摆错位置的资源找到合适用途。”
美好行动的多种入口
在瓶行宇宙现场,观众还体验了国内第一个创变者公园,它结合“不浪费,好好爱”主题,融合展览、互动装置等方式,立体呈现全球最具不浪费精神的近百个创变者故事。除了巨幅的线上线下故事联动展,展览现场还展出了曾入选米兰设计周的公益项目The Lake湖、香港升级再造设计师张玮晋的塑料鱼等装置。
在公园内,观众可用游戏的方式体验不同的主题游戏区:如与老板电器合作的不浪费荷尔蒙——厨房创变小宇宙专区,和联合利华合作的不浪费U&Box专区,和京东合作的不浪费好食包区,和网易新闻合作的“不浪费旧态度”专区,和黄油相机合作的不浪费表情专区,和Someet合作的不浪费时光隧道专区等。每一个都是年轻人喜爱的趣味玩法。
“我们为‘创变者公园’设计了开源工具包,任何人都可以把这些好玩的故事带去你的空间和城市,期待未来更多人开启美好行动。”衷声介绍道。
而针对今年的不浪费主题,瓶行宇宙聚焦剩食问题,联合顶尖的有机调味品牌「禾然有机」举办了国内首个520人巨型剩食派对。
派对的食材是从十几家有机农场、有机食物供应商处搜集的本要被抛弃的有机玉米、土豆、番茄、生菜等二十几种上千斤的食材,并邀请下厨房美食达人@小白素食记录 设计以剩食为原料的特色餐单。其中,主食由特色意面、豆类全谷物、香草和橄榄油烤香的根茎类、五颜六色的蔬菜芽苗菜等食材组成,类似沙拉形式,吃起来清爽又饱腹,同时具有较大灵活性,厨师可以根据收集回来的剩食情况具体调整;而甜点则是由剩食芒果做成的芒果奇亚籽布丁。十几位上海大厨还应邀加入行动,在现场精心烹饪。此外,BottleDream还与本土原创品牌「例外」合作拯救生产线上的布料,打造联名款真·惜手帕,供现场参与者用餐时替代纸巾使用。多方合力,共创一场史无前例的 520 人巨型剩食派对。
从去年5月开始,BottleDream将风靡欧洲的“剩食派对”引入国内,落地国内首个剩食派对,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升级设计了一套“剩食派对工具包”,与60多个青年机构进行合作测试。今年,优化后的“剩食派对工具包”正式上线,面向公众开放,任何对此有兴趣的个人或组织都可以在BottleDream微信公众号进行申请,让剩食派对在更多城市落地,推动人们对剩食固有看法的改变。
善意驱动的社会创新浪潮
今年,超过3000万人次的观众以不同方式参与了“瓶行宇宙”。除了大众,瓶行宇宙也撬动了关注社会创新的商业先锋力量。越来越多的信号显示,能长久立足于未来的企业,必定是具有社会责任感,且把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熔铸进自己的商业模式中的企业。
本次活动中,主办方BottleDream寻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商业共创伙伴,共同放大瓶行宇宙的声量。
宇宙创变伙伴老板电器站在"吃的宇宙中心"——厨房中,通过创新科技,把家的一方空间打造成可循环的"不浪费"微观自然:解决家庭空气问题的吸油烟机、热效率达到70%的燃气灶以及符合中国家庭习惯的节水型洗碗机。他同时关注食物的链条、厨房的源头:空气、水源、食物和能源,期待用企业力量打造绿色厨房生态圈,保护一方自然。在瓶行宇宙现场,老板电器的不浪费荷尔蒙——厨房创变小宇宙互动展更深受年轻人欢迎。
作为连续两年支持瓶行宇宙的共创伙伴,联合利华持续关注水、空气等大众关切的社会议题,并和BottleDream一起寻找全球的创变者,提供一个将创变梦想转化为行动的平台,让每个人可以通过绿色小行动让家变得更美好,撬动地球大不同。
去年,瓶行宇宙第一季嘉宾、“可以喝的书”发明者Theresa Danvich在联合利华“小行动 大不同”的邀请下,走访安徽皖北等地区,实地检测当地水资源。结合中国具体水质问题,Theresa Danvich 设计出中国版“可以喝的书”,为改善中国水质安全状况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京东也作为今年瓶行宇宙的银河创变伙伴,加入#不浪费好好爱#的行动,联合发出“丑食也新鲜”的倡议。
京东将在生鲜平台上线“丑食”专区。他们将生鲜链条上原本因品相不佳而遭抛弃的丑食找出来,并设计出美味的“丑食便当”在上海扩散,用平台的核心力量,共创不浪费生活主张,引导现代人可持续的理想生活。
在瓶行宇宙的带动下,加入美好行动的还有宜家家居等企业。
在瓶行宇宙现场,宜家以富有社会良善故事的产品打造休息区,给现场观众创造轻松休息、相互交流的场域。目前,宜家正在门店推出部分家具的回收活动,倡导不浪费的美好生活。
摄影:塔迪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艺AI的模型系统在国际市场上广受好评,目前站内累计模型数超过80万个,涵盖写实、二次元、插画、设计、摄影、风格化图像等多类型应用场景,基本覆盖所有主流创作风格。
IDC今日发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显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市场出货1,2万台,同比增长33%,显示出品类强劲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