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产经新闻频道 > 汽车时代

    比亚迪、特斯拉都亏了!新能源车保险生意到底难在哪?

    2025年05月23日 14:59:48   来源:雷科技

      新能源汽车保险行业,赚钱比登天还难。

      据海外新能源汽车资讯平台InsideEVs报道,2024年特斯拉保险业务的赔付率为103.3%,远超美国车险行业66.1%的平均赔付率。赔付率即责任赔款与保费收入的比值,超过100%,意味着特斯拉的保险业务处于亏损状态。事实上,2022年到2024年,特斯拉保险已经连亏三年。

      无独有偶,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巨头比亚迪财报显示,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为13.51亿元,综合成本率高达308.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全年净亏损1.69亿元。

      汽车行业不乏消费者向车企维权的事件,但燃油车时代维权事件集中在部分品控较差的品牌,新能源汽车时代则是车辆出现车祸、自燃等事故后,车企往往成为被口诛笔伐的对象。

      或许是考虑到了这些问题,进入车险领域的车企不在少数,如海外的特斯拉、奔驰、宝马,国内的比亚迪、小鹏、蔚来、理想,以及小米、华为也在保险领域有所布局。反正都要担责,不妨进军保险行业,承担责任的同时,也有机会增加营收。只是他们可能没有想到,新能源汽车保险这份钱并不好赚。

      消费者喊贵,保险公司喊亏

      中国精算师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费总收入突破1400亿元,但综合成本率高达107%,137个车系赔付率超过100%,行业承保亏损57亿元。羊毛出在羊身上,保险公司新能源业务长期亏损,保费自然也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一年未出险续保费用不降反增的情况。精算师协会表示,新能源汽车平均保费比燃油车高63%。

      消费者嫌贵,保险公司又在亏损,是当前新能源汽车保险行业的主要矛盾。造成新能源汽车保费高于燃油车的因素,无非是出险率高、维修成本高。

      2023年时任太平洋保险产险总经理的曾义表示,新能源汽车出险率高达30%,远超燃油车19%的出险率,平均赔付金额7201元,比燃油车高大约600元。中再财险统计数据则显示,2023年家用新能源汽车出险率25%,家用燃油车出险率18%,营运新能源汽车出险率40%,营运燃油车出险率25%。

      新能源汽车出险率高于燃油车,一方面在于受众群体年轻一代较多,另一方面则与强悍的动力有关。据每日互动大数据统计,新能源汽车偏好指数分布中,25岁-34岁年龄段人群最多。年轻群体驾驶经验不够丰富,且新能源汽车动力较强,更容易发生事故。最近一段时间因新能源汽车事故频发,已有不少业内人士和网友呼吁限制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输出。

      维修成本方面,车企为了极致压缩汽车的成本,以便打价格战,用上了车身一体化压铸、车身电池一体化等技术。这些技术确实可以降低物料成本、提高车身强度、减少整车重量并优化续航,但遭遇事故受损后,更换零部件的成本较高,而且一体化压铸零部件被车企垄断,可能出现价格虚高的情况。

      车企为提高产品性价比,广泛采用一体化压铸和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的后果,是维修成本高涨,保险费用增长,最终导致消费者用车成本上升。车企通过一体化技术提升了销量,赚到了更多钱,消费者却没有真正享受到实惠。

      此外,新能源汽车关于智能化的竞争愈发激烈,高阶辅助驾驶、高性能车机快速普及,原本豪车才有的座椅按摩、后排超大屏幕等,也陆续下放,这些零部件也会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

      出险率高,维修成本又居高不下,短时间内新能源汽车的保费很难降低,保险公司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也很难扭亏为盈。

      新能源车险降价,还需车企出手

      从新能源汽车保费高的原因出发,降低保费有两条路,第一,通过更先进的辅助驾驶技术,降低新能源汽车出事故的频率;第二,减少一体化压铸和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降低车辆维修成本。

      传统保险公司所能做的,只有根据车型出险数据,针对不同产品制定更为合理的价格,避免让出险率不高的车型为出险率高的车型承担保费成本,只有车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汽车保费过高的问题,比亚迪、特斯拉等进入保险行业的车企具备天然优势。

      智驾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智能化阶段车企必须做,且一定要做好的核心要务。鸿蒙智行、小鹏汽车、极氪汽车、广汽等企业,已陆续宣布,将在今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落地。尽管相关法律尚未允许L3级自动驾驶正式商用,但智驾技术的能力肯定会不断提升。

      今年4月鸿蒙智行表示,智驾技术已帮助联盟品牌车型累计规避了170万次可能发生的碰撞。技术迭代升级后,智驾技术有望帮助新能源汽车规避更多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

      至于减少一体化压铸和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使用,对于车企而言并非不可。2024年路透社报道称,特斯拉暂缓开发下一代一体化压铸技术,可能会放弃一体化压铸方案。

      在2024年比亚迪股东大会上,王传福谈及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时表示,保险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普遍亏损是因为整车设计和售后服务脱节,比亚迪正在探索和优化产品设计,尝试通过零部件拆解结构降低维修成本。

      特斯拉和比亚迪是第一批大规模量产一体化压铸车身的企业,如今都表现出了对一体化压铸的不满。就算不全面放弃一体化压铸,也可能减少一体化压铸零部件的使用。

      从传统冲焊工艺到一体化压铸,再从一体化压铸到冲焊工艺,车企不是走错了路,而是在不同的时间选择了最合适的方向。新能源汽车行业起步初期,车企需要尽量压缩成本,如今行业日渐成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市场保有率提高,车企更需要考虑售后服务成本。

      尤其是对于比亚迪、特斯拉等进入车险领域的车企而言,售后服务成本降不下来,意味着要么不断提高保险费用,要么承担保险业务的亏损。居高不下的保险费用,还可能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车身部分回归传统冲焊工艺或部分冲焊加部分压铸,或许是车企最好的选择。

      新能源车险要盈利仍需时日

      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亏损,并非特斯拉、比亚迪等「车险新势力」独有,整个行业皆是如此。不过比亚迪、特斯拉,以及其他保险公司不必悲观,相关部门一直在推动新能源车险健康发展,国务院为此印发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智驾技术的发展、压铸工艺的慎重使用,将能起到降低出险率和维修成本的效果。另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可以通用,维修成本存在边际效应。比亚迪、特斯拉、理想、小鹏、零跑、小米等头部新能源车企的产品销量和保有率不断提高,触及边际效应后维修成本会逐渐下降,进而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率。

      车车科技董事长兼CEO张磊认为,预计到2027年前后,保险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就能实现盈利,车险将成为车企的重要收入来源。比亚迪、特斯拉等能够内部采购零部件的企业,保险业务有望更早扭亏为盈。特斯拉保险2022年赔付率为116.6%,2023年为114.7%,2024年降低至103.3%,最快今年就能实现盈利。

      另外,智驾车辆出现事故后,即便有保险公司兜底,车企也难免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未来车险不会只是单独的服务,将嵌入到车企的整体服务包中。

      部分车企已推出了「智驾险」,例如小鹏的全场景不限次智驾险一年仅239元,最高可赔偿100万元;阿维塔的智驾无忧服务,价值4000元,最高可赔偿600万元。赛力斯、宝骏、极越、长安等车企,也先后推出了智驾保障权益,其中部分车企选择与保险公司合作。

      保险牌照难以获取,不是所有新能源车企都会布局车险业务,纵然车企推出的保险业务具备优势,传统保险公司依然有发展空间。赛力斯、长安等车企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其他车企树立了榜样,预计接下来会有更多车企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智驾险及其他业务,并根据车主的驾驶习惯,实现AI+数据驱动保险业务,帮助保险公司为车主个人制定更合理的保险方案和保费标准。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即时

    vivo携手首届商学院戈壁友谊赛,以专业影像见证无畏征途

    2025年5月4日,首届商学院戈壁友谊赛于甘肃省酒泉市圆满举办。在这场4天121公里的戈壁征途中,vivo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为赛事提供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及定制影像服务,以技术赋能助力参赛选手与观众记录戈壁之上的热血奔赴,共同探索科技进步、商业文明与自然共生的未来路径。

    新闻

    明火炊具市场:三季度健康属性贯穿全类目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线上零售额94.2亿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优异,同比有14%的涨幅,传统电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企业IT

    重庆创新公积金应用,“区块链+政务服务”显成效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3C消费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高能实力,创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配置和精准的色彩呈现能力,为您的创作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双十一期间低至2799元,性价比很高,简直是创作者们的首选。

    研究

    中国信通院罗松:深度解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

    9月14日,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专题论坛在沈阳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