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iPhone 17系列预售战报出炉 1分钟成交量超去年全天牛!中品维度凭 “分布式电商”32天 100 万用户!市场占比高达35.8%,阿里云引领中国AI云增长华硕创意国度ProArt创16顶配版发布:RTX 5090与4K OLED屏加持上海海思:海信空调率先发布星闪人感 2.0,感知人体状态实现精准送风阿里妈妈升级发布「万相台AI无界」,双11为百万商家提供24小时AI经营助手亚信科技联合清华AIR等发布全球首部 AI-RAN商业展望白皮书字节火山引擎推出命令行 AI 智能体 veCLI,终端访问豆包大模型并行科技半年报发布:营收利润双增长,研发投入持续攀升苹果确认:中国移动、电信、联通将为 iPhone Air 提供 eSIM 支持技嘉推出首款实木装饰主板 X870E AERO G X3D开放合作 共创未来 2025服贸会开放合作主题论坛举行奇瑞捷豹路虎备案召回计划,涉及超10万辆国产汽车从RE+ 2025看未来,海辰储能AIDC储能解决方案打破“能耗焦虑”TCS携智能选择架构(ICA)研究成果亮相2025服贸会,开启企业决策智能化新篇章2025IFA 展会首秀:Ulike[白皇后]美容面罩以光焕活肌底,定义护肤新未来闪耀世界舞台!安吉尔对置平衡泵荣获“年度技术创新大奖”美商海盗船 Sabre V2 Pro Ultralight 无线游戏鼠标曝光:36 克Dell'Oro Group 报告:Arm 处理器 2025Q2 服务器 CPU 市占已达 1/4信而泰发布新一代L4-7测试仪DarPeng 3000E
  • 首页 > 云计算频道 > 大模型

    天工「刷新」、阶跃「聚焦」,腰部AI公司要靠智能体最后一博?

    2025年06月06日 15:40:44 来源:雷科技

       先问一句:大家现在还在用哪家 AI?从小雷身边来看,ChatGPT、豆包、DeepSeek、文心以及 Gemini,这些国内外的头部 AI 几乎就能囊括。至于天工、阶跃星辰,很多用户可能还没听过,甚至就连一度爆火 Kimi 也有些无人问津。

      市场研究也佐证了这一点。QuestMobile 在 5 月发布的中国市场报告中指出,今年 3 月 AI 原生 APP 活跃用户数突破 2.7 亿,同比增长 536.8%,但也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梯队,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赢者通吃」:

      第一名 DeepSeek 的 APP 月活超过排名第 2 到第 15 名的总和,第二名豆包也领先于第 3 到第 15 名的总和。而排在第 15 名的天工 AI APP 月活仅 215 万,甚至不到 DeepSeek 1.9 亿月活的零头(361 万)。

      图/ QuestMobile

      这也就不难理解,昆仑万维在天工 APP 上选择了一次「推倒重来」式的升级,甚至需要用户手动导出数据内容。另一方面,「AI 六小龙」之一的阶跃星辰也做出了自己的调整,砍掉了角色扮演类产品「冒泡鸭」,「跃问」更名为「阶跃 AI」,同时重点转移到模型研发,弱化ToC死磕ToB。

      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希望抓住 Agent 智能体的机会,也可能是最后的机会。

      天工「刷新」、阶跃「聚焦」,智能体成公约数

      事实证明,不仅互联网公司怕「掉队」,AI 大模型公司更怕。

      尽管 2025 年初,DeepSeek 的爆火曾经引起过 AI 初创「逆袭」的讨论,但今天再看,DeepSeek 只有一个。而随着 DeepSeek 和豆包、ChatGPT 和 Gemini 越发占据用户心智,更多大模型「掉队」的声音开始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第二、第三甚至第四梯队的模型厂商都开始频繁调整方向,试图在强压之下,给自己搏一个出路。而无论是彻底重做的 APP,还是不再眷恋的 C 端幻想,它们都在试图抓住一个关键词、一个时代:Agent(智能体)。

      典型代表就是昆仑万维旗下的天工。

      4 月,天工 APP 就预告了 5 月的产品升级,并提醒用户导出数据内容进行备份(截至 2025 年 6 月 15 日),暗示了这是一次「推倒重来」式的版本升级。随后的 5 月 22 日,昆仑万维发布基于 AI Agent 架构的 Office 智能体——天工超级智能体,产品整体转向文档办公场景。

      图/天工

      几天后,天工 APP 3.0 正式上线,界面、功能、产品定位都与 2.0 截然不同,从过去的大而全的 AI 应用,转向以「办公场景」为核心的深度智能体平台。按照官方介绍:

      天工 APP 是一款具备超强 DeepResearch 能力的全新智能 Office 三件套产品……你只需提出需求,AI 即可一键生成文档、PPT、表格,高效应对各类办公场景。

      简言之,天工强调基于智能体的「闭环」和「任务完成度」,这显然与之前以「AI 对话」为主的玩法有所不同。

      背后的现实是:用户已不再关注 AI 回答得是否更妙,而是它究竟「能完成什么任务」。即便天工在模型能力、产品体验的评价中表现不俗,但真正使用其 APP 的用户很少对产品形成粘性,甚至连品牌认知都在萎缩。既然「旧路走不通」,昆仑万维干脆重启天工,把智能体当作最后的翻盘机会。

      与此同时,另一家大模型厂商阶跃星辰也在大幅调整产品策略,从去年底开始逐步停止投入此前的重点产品「冒泡鸭」,并将团队合并至另一款重点产品「跃问」,同时这款产品也在今年改名为了「阶跃 AI」。

      图/冒泡鸭

      而据《智能涌现》报道,「不少阶跃员工都能感受到,2024 年 Q4 之前,高层对 C 端业务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模型的训练。」但产品的增长瓶颈,以及头部产品的压力之下,阶跃星辰选择了收敛产品,聚焦智能体方向。

      并且目前来看,阶跃星辰的重点之一是 ToB,在今年的生态开放日上就宣布了基于智能体,将与吉利汽车集团、OPPO 以及智元机器人等建立合作。这种调整其实传递出一个信号:C 端没跑通,那就转去 ToB 的定制场景中寻找机会,以模型能力和行业理解,实现垂类市场的落地。

      如果说天工是「从平台重建」,阶跃则是「从定位出清」。后者的模型研发一直以多模态能力见长,在图像编辑、视频生成以及 3D 模型生成等细分方向都有开源项目发布,放弃短期内 C 端用户爆发的目标,把资源押在基础模型和「多模态 Agent」的长期价值上,或许就是阶跃的处世之道。

      智能体大潮汹涌:赶超头部大模型的最后机会

      从 2025 年开始,几乎所有人都在讲智能体。从 OpenAI 的 Operator 到 Codex,期间不断有智能体涌现,智谱 AI 的 AutoGLM、飞猪的「问一问」,还有 Manus 等。与此同时,智能体平台也在成为大模型厂商争夺的焦点,就像 Google 说的:

      大模型即平台。

      但问题是,这场大战还有留给第二甚至第三梯队大模型厂商的发展空间吗?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正是因为大模型正在集体迈入了一个智能体的新阶段,智能体才成了非头部厂商绕开的「变量」。毕竟和 ChatGPT、DeepSeek 硬刚模型能力的代价太高,而 Agent 则提供了一个新的评判标准:

      你能不能落地?你能不能完成任务?你能不能在垂直、细分场景下建立「体验闭环」?

      比如天工,几乎是用「产品全盘重构」的方式下注智能体,将原有 APP 推倒重做,推出搭载「天工超级智能体」的新版本。而在全新的版本中,AI 不是答题的工具,而是具备实际任务完成能力的办公搭子——用户说出需求,智能体就能自动生成文档、PPT、Excel。

      全新「办公三件套」,图/ App Store

      按照官方宣称,背后依托的是昆仑万维自研的 DeepResearch 框架,以及六个专职 Agent 协作机制。从用户体验到技术框架,天工的目标很明确:不当 AI 问答器,要做办公场景里真正的「数字员工」。

      再看阶跃星辰,转型路径则更像是「模块拆分、能力下沉」,不仅重新定义了「阶跃 AI」的产品定位,还明确将智能体落地聚焦到四大终端:手机、汽车、机器人、IoT。

      根据 OPPO 智能助理部部长、小布助手负责人万玉龙的介绍,基于与阶跃的合作,用户使用小布就可以通过多模态视觉跟 AI 交互,实现拍照问答、文档问答,识屏问答等多种功能,甚至让 AI 就可以独立进入各种 App 端完成任务。

      图/阶跃星辰

      而再从吉利汽车座舱中集成的语义理解与执行智能体,到与智元机器人联合探索的「具身智能」,背后其实都是一个思路:将 Agent 的能力彻底嵌入设备本身,成为硬件体验的组成部分,而不是附着在聊天框里的泛用助手。

      这种从「通用能力比拼」转向「场景闭环构建」的路径,正在成为不少大模型厂商的共同选择。过去一年,无数 AI 产品红极一时,但用户真正留下来的,最终会是那些能够「跑进」日常生活里的。

      而这也意味着,「智能体」不只是一个技术标签,还是一种产品能力的分水岭。头部厂商当然会继续构建全域生态和插件平台,但对其他厂商而言,「越垂直越有机会」,「越聚焦越能存活」正成为越来越明确的共识。

      当技术红利被拉平,留给大家的,其实只剩下「谁最懂一个具体的人」。在这个维度上,谁都有机会。

      写在最后

      对今天的 AI 厂商来说,智能体不只是一个风口,更像一块试金石:大模型不是越万能越好,而是越「能用」越重要;谁能真正跑进用户的日常生活,谁就能重新获得留在牌桌上的资格。

      天工重构产品、阶跃转战终端,方向不同,但目标一致:不再和头部厂商比谁更强,而是去找到一个「最合适」的位置。这也是智能体的关键之一——它是非头部厂商第一次有机会脱离参数和榜单,去拼产品完成度、拼落地速度、拼真实价值。

      机会依然存在,但窗口期正在缩小。抓住智能体,可能是天工、阶跃们的最后一跳。跳过去了,依然有机会成为新一代 AI 生态的底座;跳不过去,就可能永远被用户和市场遗忘。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报生成中...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即时

    全球顶级AI创作社区回归!海艺AI国内首发“全民娱乐化创作

    海艺AI的模型系统在国际市场上广受好评,目前站内累计模型数超过80万个,涵盖写实、二次元、插画、设计、摄影、风格化图像等多类型应用场景,基本覆盖所有主流创作风格。

    新闻

    市场占比高达35.8%,阿里云引领中国AI云增长

    9月9日,国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英富曼(Omdia)发布了《中国AI云市场,1H25》报告。中国AI云市场阿里云占比8%位列第一。

    企业IT

    “三位一体”数据保护体系,筑牢企业出海安全“生命

    戴尔科技一直致力于通过“三位一体”数据保护体系,为中国企业的数据安全“保驾护航”。

    3C消费

    雅马哈推出两款高端头戴耳机YH-4000与YH-C3000

    雅马哈昨日宣布推出两款头戴式耳机,分别是平板振膜的YH-4000和动圈原理的YH-C3000。

    研究

    IDC:2025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出货量同比暴

    IDC今日发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显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市场出货1,2万台,同比增长33%,显示出品类强劲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