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空气差?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以科技守护呼吸健康响应工信部门试点,元萝卜“做家电价格的机器人”锚定养老场景宝骏公布OTA升级计划,将于年底行业首发10万级城市领航辅助AMD携手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共启AI+纺织创新篇章小鹏汽车加速欧洲市场布局,开启海外本地化生产新篇章国产智驾Momenta冒头,会是下一个华为吗?小米 17 / Pro / Pro Max 旗舰手机官宣本月发布: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卷”无可卷!洗地机巨头为何集体跨界“出走”?王兴兴:机器人最大的问题还是AI模型?大模型怎么不够用了?消息称小牛电动创始人李一男再创业,入局新能源特种车赛道深度体验谷歌Nano Banana后,我们发现了它的AB面罗永浩:华与华老板已跟我道歉,这件事可以过去了西贝合伙人回应预制菜争议,称罗永浩跟海底捞撒尿男孩没有太大区别6G是面向AI时代的通信变革,高通钱堃称6G非5G的简单升级赛力斯周林:融合向新 助力汽车产业系统性突破为现代开放式厨房量身打造!老板高端油烟机风神E1P京东首发开售AI对话“动口不动手”,鸿蒙版豆包全面升级语音交互能力去哪儿机票AI客服导购助手入选“数智影响力”先锋案例第三届金砖未来城市论坛即将亮相莫斯科 —— 俄中合作未来超大城市与智慧科技机械师推出曙光16S i9-13900HX版本:最高搭载RTX5070Ti显卡
  • 首页 > 产经新闻频道 > 互联网+

    饭圈文化:铁打的流量,流水的偶像

    2020年05月20日 15:43:34 来源:烽巢网

      媒介景观的加剧,使“饭圈文化”在今天大行其道。

      今天粉丝们“饭(fan)”偶像的方式和70 后、80 后的 “崇拜式追星”大不相同。区别于以往偶像高高在上的时代,如今的偶像被拉下了神坛,在网络的赋权下,依托于社交平台,粉丝可以毫不费力的聚齐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力量,这股力量可以帮助普通人一夜成名,并且拥有着不可小觑的消费能力。

    1.jpg

      “流量偶像”一词,在2014年左右因为鹿晗、吴亦凡等初代流量在互联网的崛起而走入大众视野。2018 年国内偶像文化风口风起云涌,各大卫视纷纷投奔选秀节目,一时间《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选秀节目霸占银屏,“蔡徐坤”“范丞丞”“杨超越”等名字频繁地冲上热搜,一波又一波的话题不绝于耳。

      而前些天的肖战舆论危机还在继续,从“肖战粉丝举报AO3事件”深陷数以万计的追随与反对声的流量困境,到5月10日肖战发文“我不需要应援”,舆论危机依旧在发酵。但事态的背后,也引发了不少关于“流量偶像”的思考,饭圈文化具有怎样的孵化背景?而关于流量偶像的消费在市场的生态是怎样的?

      饭圈孵化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而“饭圈”文化自然遵循了这一规则,并非一蹴而就的结果。

      一般认为2005年《超级女声》是我国追星文化的开端,并将该年视为我国的“追星元年”。值得注意的是,追星现象并不是2005年才出现在我国的,20世纪80—90年代盛行的“港星”与“港剧”现象就曾掀起一股追星热潮,但其毕竟只是小范围现象,组织性较低,并不足以形成浪潮,可以认为是我国追星文化的萌芽时期。

      2005年的《超级女声》虽然只是一场选秀,但因为其无门槛的草根性以及全民关注性风靡全国,直接造就了一大批粉丝的产生。从李宇春的“玉米”到周笔畅的“笔亲”,每一个粉丝群体的人数都非常庞大,调动的社会资源不容小觑。这个时候粉丝也不再像“港星”的粉丝们只是单纯地喜欢,很多的粉丝会积极地去做各种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应援来为自己偶像争取更多的关注和曝光度,“饭圈”现象和“饭圈”文化开始形成。

      铁打的流量,流水的偶像,“饭圈”背后的资本收割

      可以说,2005年不仅是“追星元年”,也是“饭圈元年”,而饭圈文化的发展却与互联网紧密相关。

      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我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学校,公司的人际关系被逐渐转移到互联网上,人们通过社交媒体来进行交流,通过各种群来形成团体。互联网改变了以往粉丝之间的松散联盟,饭圈的组织化、规模化、效率化得以建立。

      社交媒体也经历了社交网站、博客、论坛到微博等一系列变迁,而当下在微博上我们更能看出互联网在饭圈中所起的作用,粉丝在微博中随时就能搜索关于偶像的信息,获得关于偶像的资讯。微博这种零门槛、零成本的平台让粉丝们瞬间找到了聚集地,粉丝在微博上帮偶像反黑、刷流量、刷数据,偶像也相应地针对粉丝的行动作出回应,这就形成了双向的互动关系,使得饭圈文化快速发展。

      有一种孤独叫做饭圈消费

      纵使人类的天性就是孤独,但也改变不了社会性动物的本质,饭圈消费的一个符号就是对于孤独感的消解。

      “饭圈”文化主要践行者是互联网背景下的广大青少年,该群体(亚)文化创造力不容小觑。根据新浪微博粉丝调查(N=24063),近八成粉丝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女性粉丝占比超过六成。20岁以下的粉丝占4.8%,20—29岁的粉丝占71.2%,30~39岁的粉丝占20.2%,40岁以上的粉丝仅有3.8%。

      当下的追星主力军正是90 后00 后那独生的一代,在享受着长辈的关爱时,也会产生无手足情的孤独感。而对于这些需求,娱乐圈作为造梦工厂都能满足。互联网所构造的虚拟社会让他们能够在青春期不被现实社会中的烦恼所干扰,专心的在虚拟的世界中消解自己的孤独感。

      此外,饭圈的集体行具有天然优势让粉丝和粉丝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群体认同,这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孤独。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 “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饭圈内的粉丝人际交往越活跃,她就越能得到其他人的肯定。一方面是把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昵称和个性签名改成与偶像相关,形成粉丝之间的抱团,在群体中得到肯定和认同,在饭圈的鼓励中获得群体满足感,另一方面是为偶像付出做实事时在群体中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而女性消费的崛起也推动了饭圈消费,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当代女性都有一份工作,经济上有可观收入,有相对充足的闲暇时间,女性自主意识显著提高。不管是在哪个饭圈,女性人数永远都遥遥领先,网络成为女性逃避现实的真空地带,而追星也成为了情感的发泄口。

      饭圈粉丝在追星的过程中颠覆了以往男性视域下的“被看“和“看者”,各种鲜肉偶像的出现和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使得女性凝视成为可能,随凝视而来的是一 股股“她经济”的消费热潮。

      据研究数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女性人群占全网46.9%,用户规模增速超全网,其中90 后成为消费主力,线上千元消费占比高达21.1%;而00 后女生则消费力爆发,消费能力在千元以上的占比增幅接近50%。90后和00 后的线上消费已成为习惯,对于饭圈粉丝来说,偶像文化就是她们消费的引路人。

      饭圈粉丝追星倾向于为偶像花钱,粉丝有和偶像共生的强烈感情,她们认为自己为偶像所花出去的钱和偶像的命运息息相关,饭圈粉丝所产生的“她经济”在偶像成长道路上终于成为必不可少的铺路石。

      “饭圈”背后的资本收割

      那么在饭圈孵化和饭圈消费的过程中,资本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一般来说,资本对于流量明星是有着明确的流水线收益流程的。十几年前的韩团就算被骂,但是也是带着唱跳的业务能力表演的,而当今的偶像连这种最起码的能力都在变得稀少,为什么会有《上海堡垒》的巨大失败,《创造101》的杨超越是如何获得流量加持而成功出道?显然,资本不在乎偶像究竟有没有能力,只要有人为他/她们买单即可。

      流量偶像之所以存在也正是因为他们拥有流量,一个流量明星火了之后,紧接着而来便是打榜,代言,拍摄各种影视剧来拓宽曝光,最后在新的流量艺人出来之后糊掉,或者继续。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可以在每一个环节赚取利益。在打榜的阶段,号召饭圈粉丝们来投票,砸钱,买专辑;在代言的阶段,可以将艺人用打榜来的数据说明其影响力和曝光里,从而接到更多的商业代言,有组织的饭圈又可以来冲击代言产品的销量;到了影视剧的阶段,又可以拿到天价的报酬,培养出一个偶像,显然性价比是极高的。

      如果说资本是流量艺人上游产生的来源,那么“饭圈”就是流量诞生的温床,饭圈的严密组织结构和号召力在实际意义上为资本收割提供了有利条件。至此,一个完美的资本闭环形成了,通过选秀创造艺人,通过饭圈控制粉丝,通过影视扩大流量,最后完成收割。

      消费品不再是只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带有的符号,铁打的流量加上流水的偶像,造就了饭圈符号化的商品。而这种消费主义最后带来的后果不仅如此,当粉丝通过消费符号而包装自己,表面上保持饭圈的个性,而在深层上,他们通过消费为自己的个性制定了标准,如果没有这种消费,你就不属于这里,这种排他性和异己才是最可怕的。

      肖战的舆论危机无疑给饭圈文化敲响了警钟,从肖战的沉默到偶像的集体失声,他们不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表达自己关心的议题,不表达自己的政治倾向、价值倾向。这可能是为了安全考虑,不想被任何人批评,也可能是出于商业的考虑,不希望失去部分粉丝。

      而饭圈文化有没有可能拥有一个可以平衡的自然生态?什么才是人们对待偶像的最优解?当粉丝要求偶像们是敏感的,感受的,每一根神经都颤动,浸入每一个舞台,把自己化在里面,这样他们才能奉献出动人的演出,他们才是好的偶像。

      与此同时,人们又要求他们有冷冰冰的娱乐精神,能够不动声色地面对人类好奇,窥私,甚至下流的欲望。在承受误解、侮辱甚至诋毁时不受伤害,不歇斯底里,不作难看的反抗。 奇怪的是,大众几乎从来不考虑这两种矛盾的属性怎么在一个人身上共生,为了同时在这两种模式间游走,一个人类要承受多少。

      或许,一个自然的正态的饭圈,还需要从我们自身开始反思,在个体与集体间平衡,在社会层面拥有一个真正良性的讨论与思考。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报生成中...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即时

    全球顶级AI创作社区回归!海艺AI国内首发“全民娱乐化创作

    海艺AI的模型系统在国际市场上广受好评,目前站内累计模型数超过80万个,涵盖写实、二次元、插画、设计、摄影、风格化图像等多类型应用场景,基本覆盖所有主流创作风格。

    新闻

    市场占比高达35.8%,阿里云引领中国AI云增长

    9月9日,国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英富曼(Omdia)发布了《中国AI云市场,1H25》报告。中国AI云市场阿里云占比8%位列第一。

    企业IT

    “三位一体”数据保护体系,筑牢企业出海安全“生命

    戴尔科技一直致力于通过“三位一体”数据保护体系,为中国企业的数据安全“保驾护航”。

    3C消费

    雅马哈推出两款高端头戴耳机YH-4000与YH-C3000

    雅马哈昨日宣布推出两款头戴式耳机,分别是平板振膜的YH-4000和动圈原理的YH-C3000。

    研究

    IDC:2025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出货量同比暴

    IDC今日发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显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市场出货1,2万台,同比增长33%,显示出品类强劲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