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是否在消灭工程师?”
这个问题从大模型爆发以来,一直是程序员圈子里讨论得沸沸扬扬的热门话题。Cursor、Claude Code、Kiro 等 AI 编程工具的出现,让写代码这件事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面对这样的“威胁”,不少工程师开始焦虑:我们是不是要被淘汰了?
这种焦虑其实不难理解。毕竟,写代码曾经看起来是软件工程师专属技能,如果连这个都被 AI 取代了,那我们还有什么价值?
在第四期 1024 实训营开营仪式上,实训营发起人、七牛云创始人许式伟( https://github.com/xushiwei )给出了他的洞察:AI 并没有消灭工程师,反而让更多的人有了成为工程师的可能。
这个观点与主流焦虑形成了鲜明对比,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许式伟作为七牛云的掌舵者,其对于技术和人才发展的见解,无疑为业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重新认知:什么是真正的工程能力?
要理解许式伟的观点,我们得先重新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工程能力。
工程:不只是写代码,而是“把事做成”。
许式伟说,工程本质上是一门关于如何“把事做成”的学问。这个定义听起来很简单,但内涵很深刻。工程不是某个特定的专业或行业,而是可以与所有学科交叉的通用能力。从造房子到软件开发,从航天工程到 AI 应用,所有领域都离不开工程思维。许式伟甚至提出了一个前瞻性的观点:未来所有的工程都是软件工程。这个观点听起来有些激进,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软件正在渗透到各个传统行业。从汽车到建筑,从医疗到农业,软件正在成为所有工程的基础。
而工程的核心要素包括三个:
● 模块化:把复杂问题拆解成独立的子问题。就像搭积木一样,先分解,再组装。
● 版本迭代:通过迭代的方式逼近目标,控制做事的节奏。不是一次性做完,而是分步骤,每个版本都有价值。
● 团队分工:处理能力复杂性和时间复杂性。一个人做不完的事情,需要团队协作。
设计:不是包装,而是决策
与工程紧密相关的是设计能力。但这里的设计不是指 UI 设计或包装,而是一门关于“决策”的学问。
设计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要做什么事,以及把事做成什么样子。无论是组织设计、产品设计还是架构设计,本质上都是在做决策。
许式伟说,做决策最难的不是决定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什么都想做,往往什么都做不好。
人的能力象限:工程师的成长地图
许式伟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模型——人的能力象限,包括四个维度:商业、工程、设计和心性。
图示:许式伟提出的“人的四个能力象限”
在这个模型中,工程和设计是基础能力,而商业和心性则是让工程师走得更远的关键。
为什么要在这四个维度发展?因为真正想成事的人往往都需要这些综合能力——不仅要能解决工程问题,还要能理解商业需求,更要能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定力。
在过去,每个维度要想做好,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而现在 AI 的出现,恰恰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这些能力,让工程师能够更专注于决策和创造。所以说 AI 其实是工程师成长的加速器,我们应该更加主动地拥抱 AI。
AI 时代的工程变革:门槛降低,天花板提升
AI 让工程能力“飞入寻常百姓家”
AI 的出现让软件工程变得无处不在。许式伟用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就像 iOS 让三岁小孩都能玩电脑一样,AI 让更多人可以参与到软件开发中来。
这种门槛降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IT 技术的普及一直在发生,只是之前主要影响的是用户,现在开始影响开发者(Builder)。
AI 提升了工程的天花板
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虽然 AI 降低了入门门槛,但它同时提高了专业工程师的门槛。
许式伟说,写代码从来都不是专业工程师最关键的能力,AI 让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当 AI 能够生成代码时,工程师的价值就更多地体现在其他地方了。
AI 时代要求工程师具备更综合的能力:
● 从写代码转向做决策
● 从专业分工转向综合能力
● 从工业化思维转向 AI 时代思维
许式伟举了个例子:自动驾驶这样的复杂工程,纯靠工程师手写逻辑代码是实现不了的,必须借助 AI 技术。
这意味着工程师需要学会与 AI 协作,而不是试图替代 AI。
更重要的是,AI 不仅没有消灭工程师,反而提升了工程的天花板。它让工程师能够处理更复杂的问题,实现更宏大的目标。
工程师的发展方向:成为超级
AI 可以生成代码,但无法替代人类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这种变化背后是时代逻辑的根本转变。工业化时代产生了精细分工,每个人只需要掌握一个领域的技能,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但 AI 时代打破了这种分工模式,要求每个人都能成为“超级个体”。
许式伟说,这种转变不是偶然的。当 AI 能够处理大部分技术细节时,工程师的价值就更多地体现在综合判断和决策能力上。工业化时代要的是专业分工,但 AI 时代要的是超级个体。
这对今天的教育产生了巨大挑战,因为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 AI 时代的需求。
1024 实训营:成就优秀工程师
秉持着这些理念,1024 实训营致力于成就优秀工程师,为工程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助力。
1024 实训营的目标是助力大学生职业发展,缩短从校园到企业的距离。但它的核心目标不是教授技术技能,而是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什么是工程,如何做工程”。进阶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产品设计”与“架构设计”的基础逻辑。这些能力在 AI 时代比具体的技术技能更重要。
AI 时代不是工程师的末日,而是工程师的新起点。
在 1024 实训营,我们致力于培养这样的工程师——他们不仅掌握技术,更具备工程思维;他们不仅会写代码,更会做决策;他们不仅适应 AI 时代,更能在 AI 时代中脱颖而出。
让我们一起努力。
关于 1024 实训营
1024 实训营,由七牛云发起,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实践、创新的工程师成长平台。我们以开源精神为基石,以工程实践为路径,以架构思维为指引,在真实项目中锤炼工程师的工匠精神。
七牛云在云计算领域的深耕
七牛云(上海七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一站式中立音视频云+AI服务商。作为国内音视频及AI领域的专业云服务商,七牛云依托强大的云边一体化能力和低代码平台,深耕视频点播、互动直播、实时音视频、摄像头上云等细分领域,持续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稳定、高效的云储存、CDN及智能多媒体处理解决方案。其产品线不断丰富,覆盖基础云服务到音视频MPaaS和应用级APaaS服务,满足多行业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化需求,彰显了其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为工程师提供了广阔的实践与成长平台。
七牛云赋能开发者生态
七牛云积极构建和赋能多元开发者生态,举办丰富的技术沙龙、开发者大会,支持开源项目与社区发展,搭建学习交流和协同创新的环境。1024实训营作为核心的开发者培养项目,体现了七牛云对工程师社区的持续投入和深耕,助力更多优秀工程师脱颖而出,共同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七牛云在 AI 时代的布局
面向AI浪潮,七牛云将 AI 技术深度融合入核心产品和解决方案,重点发展智能多媒体处理平台和AI数据平台,支持开发者快速构建和部署 AI 驱动的应用。依托持续的研发投入,七牛云强化智能音视频PaaS与APaaS能力,推动生成式AI(AIGC)技术应用,致力于成为场景化音视频云与AI服务领域的首选合作伙伴,为工程师和企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创新驱动力。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报生成中...
海艺AI的模型系统在国际市场上广受好评,目前站内累计模型数超过80万个,涵盖写实、二次元、插画、设计、摄影、风格化图像等多类型应用场景,基本覆盖所有主流创作风格。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线上零售额94.2亿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优异,同比有14%的涨幅,传统电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配置和精准的色彩呈现能力,为您的创作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双十一期间低至2799元,性价比很高,简直是创作者们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