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乔新亮
彩食鲜副总裁兼CTO、腾讯云TVP
·曾任环球易购CTO ·TGO鲲鹏会荣誉导师
·前苏宁科技集团副总裁 ·曾任 IBM GBS副合伙人
·AOT成员
·拥有16年企业架构规划设计和系统集成的工作经历。分享包括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CTO成长之路,对企业架构规划、设计、系统集成领域有多年实践经验,在架构治理、组织设计方面有很深的思考和领悟
导语:
我做了 20 年技术,干过研发管理,负责过运营,亲手将研发团队从 1000 人扩张到 1.15 万人,也试过用80人团队让公司业务部门实现 “系统接管”,现在每年给公司省1亿多成本,秘诀就一个:认知变了。
今天不谈太多别的,就几句亲身实践得来的实话,与君共勉。
实话1
做了才能证明你真正「认知到了」
我常说,人有两个脑子:动物脑和智慧脑。动物脑管吃喝玩乐,智慧脑管认知升级,我觉得这个特别重要。人这一辈子就是在修自我、修智慧。
什么是修智慧?就是提高认知。其实很多路走得对不对,就看认知有没有到位,走弯路的本质就是认知缺陷。
提升认知不外乎三件事:
第一,读书,一定要读书,而且你越读书越知道如何选好书;
第二,跟高人交流,这点跟第一点是相通的,读书也是交流,是跟见不上面的人的交流。
第三,要有独立思考,你要能将获取到的变成自己的东西,至关重要。
如何判断认知对不对?有一个衡量标准,就是有没有让你变得越来越好。
还有一点,要得到真正的认知。
什么是“得到真正的认知”?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借用一下,我觉得可以进一步用8个字总结:认知到位,彪悍执行。你最终有没有去做,实质上就是看你的认知是否到位。比如有人嘴上说相信少吃能减肥,但没做到,其实就是认知没到位。当你用这种理解去看认知的时候,就很有意思了。
所以一件事你如果觉得是对的,就一定要去做,做了才能证明你真正认知到了。只有不断地去做对的事情,才能越来越好。
我每年读100本书、每天跑5公里,不是自律,是怕认知生锈——你看那些办公室“纯搬数据”的,用 Excel 处理了十年数据,本质跟生产线工人没区别,这就是认知缺陷。
这是在展开接下来的话题之前,需要澄清的,最重要的一点:提升认知。
延伸到企业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当下起决定性的认知是什么?
实话2
别比谁报表好看,要比谁能接管业务
来看未来的社会趋势,我们身处的世界,可以看作一个物理世界和一个虚拟世界。
实际上,人永远在无限地在接近虚拟世界,核心原因就在于虚拟世界的效率碾压。有人可能会认为物理世界的体验更直观,但你要知道,技术进步必定会慢慢补上虚拟世界的短板。
可以肯定地说,软件将逐渐吞噬传统业务场景,虚拟世界因效率优势会逐步主导现实。究其本质,时间成本才是关键变量。好比电商3分钟购物对线下2小时购物的替代,这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然而一个比较残酷的事实是,现在 90% 的 CIO 还在做 “工具型” 系统,比如让业务员拍照打卡,这个作用只是相当于记账本。真正的高手要做的应该是“专家型” 产品:像快消企业的AI,直接把陈列合规性检查的活全干了,把10 分钟人工检核减到5秒识别,顺带节省了30个审照片的人力。产品必须往上卷,别比谁报表好看,要比谁能接管业务。
我认为公司业务可以分成两块,生意和能力。业务部门负责生意, “拿单子”;IT 部门负责能力,“造武器”。早在苏宁时我就想明白了:让IT 部门扛业务指标是错位的。现在我们公司的IT部门只接 CEO、CFO 等 5 个关键人的需求,其他业务部门有系统需求,要先承诺营收业绩,否则免谈。这不是强硬,而是钱得花在刀刃上。
就如红杉最近发布的报告说的,系统不能是工具,要直接创造收益,这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才是真正的各司其职。
换句话说,技术应用的核心在于 “产品为王”—— 软件产品要从 “工具” 阶段升级至 “助手” 乃至 “专家”。
实话3
真正的智能并非技术炫耀,而是取代低质量重复性工作
产品和人的关系要倒置:原来人主导产品,现在产品主导人。产品要持续接管,最终全面接管。这也就是所谓数据驱动,拿我们公司来说,系统一旦发现问题,直接生成给上级待办,不处理就上报老板,不用中间的 “表哥表妹”。
我们现在要求业务部门 “四不要”:不要 Excel、不要日常工作沟通、不要纸质单、不要无效报表。这就是我们团队正在干的事,80人管着虚拟业务,比原来上千人还高效。因为重复的事都交给系统了,人只做洞察。
全世界从0到1的突破都来自人类智慧,而重复性的经验可以抽象成产品能力。比如把公司和行业的认知经验转化为系统规则,让产品直接执行——那些被称为“牛马”的重复性工作,完全交由系统扛。当产品把流水线式的活儿全干了,人才可以聚焦策略创新,人的价值才能真正释放,这才是数字化的正确逻辑:产品接管重复,人负责突破,负责做创新洞察,把科技用在刀刃上。
现在很多企业搞反了——让人做重复工作,让系统“装智能”,这本质是方向错误。科技向善,科技要通过产品进化(从工具到助手再到专家)逐步接管业务,把人从“搬数据”、“做报表”等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这才是对的。
所以,在数字化认知上要知道,降本不是数字化的目标,取代重复性工作才是根本目标。
真正的智能并非技术炫耀,而是取代低质量重复性工作,这就是未来要遵循的技术思路,也是你要明确的技术认知。
数字化不能简单地归因为一把手工程,但是一把手要有变革的认知,才能找到恰当的时机去推进。正如今天是一个重量博弈的世界,大多数企业会开始谈创新,正儿八经地要创新,因为不创新就没有活路。一个公知信息:先进的东西是永远阻挡不住的,好比坦克出现以后,纯靠冷兵器就行不通了。
实话4
制度是管下限的,帮人成长比画饼强
再有,落到管理层面的认知,谨记,不要与趋势为敌。
人类强大就靠这8个字:专业分工、高效协同。尤其在管理层面,这是破局关键。团队内部必须杜绝内耗,这是领导者必须做好的事情,让团队高效协同,为团队明确价值方向,然后将团队人员专业能力持续拔高,让他们越来越强。
所谓能力,本质是对公司业务运转逻辑的深度理解。要真正掌握业务,必须深入一线。例如对于公司的物流业务,是否足够清楚物流运转全流程,能让业务场景在脑中形成清晰画面。我就要求团队所有人都必须扎根业务一线。举个有点夸张的例子,他们甚至要可以独立梳理出业务人员的一天(从早8点到晚下班的每个动作),并从中精准定位出重复性工作,再用产品把这些取代。
在专业的强者组成的团队基础上,要做的是进一步构建信任文化,达到“无为而治” 的管理境界。记住:制度是管下限的,优秀的人需要破局上限,帮人成长比画饼强。
很多人误解“无为而治”是躺平,其实先“有为”才能“无为”。就像我带团队,一开始啥都管,先通过系统把每个人的目标、效率透明化。但管的目的是为了不管,当团队成员越来越成熟,你会发现信任比制度更管用。我们团队现在每个人的目标在系统上都很清楚,我每天看数据但不插手执行,这叫看而不管。但记住,放手前必须把“能不能干”的底线摸清楚,不然就是瞎放权。
做企业要有责任感。这责任指的是要让员工在你这里做得好,得到回报,拿到钱、拿到股权,要跟企业一起从辉煌走向辉煌,留下的员工要得到尊重,要有成就感,要挣更多钱,这些靠的是专业。这就需要企业一直提高人才密度,再结合数字化把重复性的工作交给人,保持队伍的专业,保证人才的密度。
当然,员工激励上也要跟上,这也是门学问,要层层递进。
·谈钱要直接:薪资要到位、有竞争力,别画饼。若外部有更匹配的机会,鼓励员工理性选择,共事过程不论长短,只有成长了才是相互成就,这比虚伪的承诺更有价值。
·事业有价值:钱到位后,要让员工看到工作的行业颠覆性。比如用 AI 接管业务,就是在干“淘汰落后模式”的事,成就感自然催生投入度。
·感情靠胜仗:一起扛过业务攻坚期,感情才扎实。别搞无效团建,谁在关键项目中顶上了,谁就是值得信赖的伙伴。
·自由是尊重:优秀员工要给足够的自由,但前提是目标必达。团队里能者享受弹性,庸者则需淘汰,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你要知道,对于企业来说,AI技术本身是没用的,用了AI,让企业有竞争力了,才有价值;再者,很多人在外边是人才,为什么到你的企业就不行?这是因为淘汰人永远比招聘人重要,否则土壤不对,优秀的人进来也活不下来,要先把不适合的人换掉,才能培养对的土壤。
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有正确的认知:
技术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的应用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人才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的管理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未来的社会:这个世界就是个产品,软件会吞噬一切;
未来的技术:真正的智能就是取代人的低质量重复性的工作;
未来的管理:构建信任文化,创新和洞察是未来优秀企业员工的主要工作内容。
来自未来的企业竞争,不深奥也不简单。最终其实PK的就是,你有没有想清楚。
只有 “认知到位后彪悍执行”,在数字化进程中以产品接管重复工作、释放人才做创新洞察,才能在高效化的时代浪潮中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一言以蔽之,人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而我永远期待,刷新认知的过程,迎接新生的未来。
关注「玄瞳」公众号(xuantong_crm)
与更多消费品行业专家对话
本文内容仅做观点分享,如存在异议,请联系玄瞳公众号。未经玄瞳书面明确授权或协议约定,任何人不得对本文及本文相关内容进行转载、复制、改编、播放、展示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于玄瞳公众号。违反者均构成对玄瞳的侵权,玄瞳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本文章仅作为信息和观点的分享和交流之目的,不得用作任何决策的参考和依据,亦不得用作法律诉讼的依据。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玄瞳公众号(xuantong_crm)。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报生成中...
海艺AI的模型系统在国际市场上广受好评,目前站内累计模型数超过80万个,涵盖写实、二次元、插画、设计、摄影、风格化图像等多类型应用场景,基本覆盖所有主流创作风格。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线上零售额94.2亿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优异,同比有14%的涨幅,传统电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配置和精准的色彩呈现能力,为您的创作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双十一期间低至2799元,性价比很高,简直是创作者们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