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题为“联接算力&助力AI的通信线路”的中国通信学会44届通信线路学会年会召开,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线缆标准组(TC6WG3)组长、烽火通信高级技术专家刘骋受邀发表了《空分复用光纤技术(SDM)产业化与标准化展望》的主题演讲,与行业专家等共同探讨了空分复用光纤技术及其发展应用前景。
AI、大数据、算力网络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海量数据产生,光纤带宽需求呈爆炸式增长,现有光纤将难以满足未来日益增长的传输容量需求。SDM光纤技术传输容量比普通光纤提高N倍,有望破局算力瓶颈,在海洋传输、城域网和智算中心等领域具有较好的使用前景。
细经光纤
常规光纤直径为245μm,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演进,近来年不断出现200μm、180μm、165μm等细径光纤,同等光缆尺寸下,细径光纤可有效扩大光纤传输容量。刘骋指出,当前国内外已完成200μm细经光纤的标准化(包括B1.1、B1.3、B6光纤), 国内正在推进海纤B1.2a,b,c三个子类200μm细径光纤的标准化,180μm细经光纤产业已成熟。
新型光纤带及高密度超大芯数光缆
常规光纤带是由多根光纤通过树脂固化并在一起的类矩形结构,只能一个方向弯曲,基于该结构形成的普通光缆会浪费大量光缆空间,导致光缆体积较大,严重时无法在现网使用。近年来国际前沿厂家加大部分粘结型光纤带、细经光纤带等新型光纤带技术开发,市场应用日益成熟。
国内企业也在不断突破技术壁垒,烽火牵头制定YD/T 979-2024标准,增加了200μm细径光纤组成的光纤带、部分粘接型光纤带等新要求,有利于高密度光缆使用。烽火基于部分粘接光纤带的1440芯光缆纤芯密度是常规带缆的3倍以上,光缆重量仅为常规带缆30%左右,2024年烽火联合运营商创国内现网应用最高芯数记录。
此外,烽火目前正在牵头起草GB/T 7424.50~52《光缆分规范用于气吹安装的微管布线技术》和YD/T 981.1~3《接入网用光纤带光缆》系列标准,协同业界共同推进国内大芯数光缆/高密度应用。
弱耦合多芯光纤(WC-MCF)
弱耦合多芯光纤具有超大容量、高空间密度的特性,适合用于超大容量陆地/跨洋通信。
2025年是WC-MCF标准化工作元年,ITU-T于今年3月和7月分别进行G.smmcf及议G.csmcf标准建议立项讨论,同时IEC将主导WC-MCF尺寸参数的定义与试验方法标准制定,与ITU-T协同推进。国内2025年陆续完成了空分复用光纤、光器件、传输系统标准性研究报告,已为多芯光纤标准奠定基础。
烽火具备4芯、7芯、19芯、24芯等全系列多芯光纤制备能力,多次打破国内传输容量记录,2022年,协助运营商和鹏城实验室在粤港澳大湾区完成国内首个多芯光纤空分复用工程,同时担任项目总包方完成了珠海桂山岛-外伶仃海底 SDM光缆项目,是全球首个商用7芯光纤海缆网络工程。
最后,刘骋回顾并总结到,三种SDM技术各自适用于不同的空间受限场景,丰富了SDM解决方案,同时它们也可组合起来应用,能大幅度提升光纤光缆的空间效率。此外,WC-MCF处于商用化前夕,2025年国际标准化正式起步,将成为今后3~5年的研究热点之一。未来烽火也将继续深耕光纤光缆技术,不断开拓创新,为把我国建设成通信强国继续贡献力量。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报生成中...
海艺AI的模型系统在国际市场上广受好评,目前站内累计模型数超过80万个,涵盖写实、二次元、插画、设计、摄影、风格化图像等多类型应用场景,基本覆盖所有主流创作风格。
IDC今日发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显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市场出货1,2万台,同比增长33%,显示出品类强劲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