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贾志飞
出品丨大V商业
在厨电进入“后时代”的当下,方太与老板电器这两大龙头,正在走向截然不同的路径。
方太依然选择押注高端,触达中高端人群。其最新推出的高端油烟机Y8系列,以“隐身、隐音、隐味”为核心卖点,价格昂贵;
而老板电器则押注消费分级和年轻人市场。今年以来其在社交平台与达人合作,主打蒸烤一体机、洗碗机等产品,凸显的是年轻人偏好的生活方式。
从企业战略层面来看,这种分化的背后,反映的是两家公司对未来消费趋势的不同判断——在存量竞争时代,是依靠高端化保持市场体量,还是通过新品类探索新的增量,这是根本性的分歧。
▌1、方太向左,老板向右
方太与老板电器,作为厨电领域的两个龙头企业,产品矩阵高度重合但在产品战略侧重点上却走出了不同路径。
有意思的是,同样曾经定位为高端的两个厨电品牌,在厨电后时代对渠道和品牌有了不同的理解。
方太的渠道和品牌理念,可以理解为用品牌去打开渠道。当消费者寻找相应产品升级时,主动寻找方太,这是货架电商思维。
老板电器看似是从渠道转向品牌,但子品牌名气和大厨等,实则用品牌去拆分渠道人群,从而更便利地触达各个渠道人群,这是兴趣电商思维。
方太的核心策略是高端化。
不久前,方太推出了一款售价过万元的“隐身油烟机”,主打“三隐”:隐身、隐音、隐味。
其核心卖点是“隐身”,方太在宣传中称之为行业首创:所谓隐身,是指产品能完全内嵌到橱柜中;隐味,则依靠大吸力与空气检测功能随时净化厨房异味;至于隐音,更是击中了消费者的痛点——油烟机噪声一直是烹饪中的困扰,而这款产品号称能有效降低噪声。
然而,方太宣传的数据可以看到,其工作噪声为64dB,却略显尴尬,因为熟悉的人都清楚,这一数值几乎相当于轿车时速80公里时的车内噪声。
从市场反馈来看,电商平台的销量并不亮眼:京东旗舰店仅售出4台,淘宝的旗舰店为5台。虽然该产品主攻线下渠道,但线上冷清的销售数据依然折射出高端市场接受度的有限。
事实上,去年方太也曾发布一款高端内嵌冰箱,搭载氮气保鲜技术。该冰箱甚至能实现“活鱼冷冻后复活”的效果,可谓黑科技满满,但宣传力度不足,售价高企,线上同样乏人问津。
方太的渠道和品牌打法,还是以定位理论为核心,向消费者塑造品牌即高端的定位。通过顶尖产品的打造,塑造技术、品牌、审美、产品力的势能,从而弱化渠道依赖。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另一家厨电巨头老板电器,则在年轻消费市场频频出招。
今年以来,老板电器在兴趣电商平台重点投放蒸烤一体机等新品,而这类产品与年轻人的新式生活方式紧密相关。之前,蒸烤箱在老板体系中被视为二三线品类、突破烟灶之外的新增长曲线。
在今年6月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老板电器明确提出战略转型思路:从过去的渠道驱动,升级为“产品+品牌”双轮驱动。
其中,子品牌“名气”被赋予了“年轻人+实用”定位,而小家电品牌“大厨”则进一步聚焦女性与年轻客群,形成清晰的差异化布局。
财报数据也验证了这一转型方向。2024年,老板电器一体机销售额达到7亿元,洗碗机则为7.9亿元,两者都已逼近10亿元单品体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洗碗机和蒸烤箱正处在快速成长阶段。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中国洗碗机市场已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渗透率达到3.2%;而在国际市场,美国洗碗机普及率约70%,西欧、北欧更高,其中德国更是突破90%。这组对比凸显出国内市场的巨大成长空间。
▌2、理念之争,谁对谁错?
当下,方太与老板电器所面临的行业处境是一致的——厨电行业已经进入存量时代。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2年,厨电行业连续五年下滑,2022年厨卫大家电销售额仅为1586亿元,同比下降9.6%。不过,2023年市场出现回暖,零售额达到1669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刚需品类合计规模998亿元,同比增长6.5%;品需品类合计423亿元,同比增长8.6%。
可以看出,品需品类的增长正成为推动厨电行业发展的新引擎。2024年,厨卫大盘整体增长5.7%,其中刚需品类增长10.1%,品需品类则大幅增长16.6%;嵌入式微蒸烤更是实现零售额87亿元,同比增长16.2%。
因此,方太与老板电器不同的市场策略,本质上反映了两家公司在行业“变局”之下对市场趋势的不同理解。
两家公司曾在渠道和品牌上激烈交锋,渠道与品牌战略成为双方胜负手。
方太的高端战略可追溯至2011年。2010年,方太邀请特劳特团队重新定位品牌,确立了“高端”和“中式”两大核心方向。
伴随高端化战略,方太开始在央视持续投放广告,并借助央视的营销红利快速出圈,成为厨电领域高端化的代表品牌。
与此同时,方太果断砍掉中端业务线,全面聚焦高端,并在经营上确立“三不原则”:不打价格战、不做贴牌、不谋求上市。
而老对手老板电器,则在竞争压力下于2013年调整战略,开启大规模央视广告投放。那句“在中国,每卖出10台大风量油烟机,就有6台来自老板”,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号,老板也借此巩固了“高端吸油烟机销量领先15年”的市场地位。
方太坚持高端化路线,重点围绕嵌入式、设计美学与功能升级,主推产品依然集中在烟灶等传统刚需品类。
近两年的新品发布会上,方太亮相的几乎全部是高端化产品。方太的高端化与中式文化路线,则与当年的战略定位一脉相承。
方太创始人茅忠群推崇儒学,强调“儒学商道”,被称作是“半部《论语》治方太”,并鼓励员工诵读儒家经典。2017年后,方太更将品牌口号升级为“因爱伟大”,将企业文化与产品战略深度绑定。
如今,老板电器的市场判断则更倾向于“消费分级”。
从2022年至2024年的财报中可以看到,老板持续关注中国城镇化率的提升。2022年该数据由65.22%升至67%,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指标的上限大约在80%左右。
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新消费需求显然更多来自低线城市。这或许正是老板电器加码年轻化品牌与下沉市场的核心逻辑。
与此同时,伴随消费分级加速,中国厨电产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健康、整体、智能为核心的厨房生活方式正在提速,老板电器近两年加大了数字化探索,推出“食神大模型”、数字厨电等创新产品。
可以说,两家公司背后不同的市场判断,折射的正是管理层对行业演进路径的不同理解。
▌3、当下现实,依旧残酷
无论是老板电器还是方太,目前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老板电器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在2025年“再造一个新老板电器”,但从现实业绩来看,距离这一目标仍有不小差距。
2025年上半年,老板电器营收为46.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7.3亿元下滑2.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亿元,同比下降6.3%。
更令人担忧的是,老板电器的业绩已显现出步入下行通道的趋势。
自2023年起,其营收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仅维持个位数增长;到2024年,营收几乎停滞,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甚至转为负增长。
也就是说,老板电器已从“个位数增长时代”,全面迈入“负增长时代”。
财报显示,2024年老板电器营收112.13亿元,同比仅增0.1%,险些跌入负增长区间。考虑到2024年的家电国补政策,这一成绩难言理想。
2025年上半年,除洗碗机和一体机外,几乎所有品类均出现下滑。例如曾经被寄予厚望的集成灶,上半年营收仅1亿元,同比大跌45%,从此前的1.8亿元缩水至1亿元。
按2025年上半年业绩测算,烟灶业务营收占比高达73%,其他品类要想实现占比过半,老板电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此同时,老板电器的数字化转型也并未顺利推进。
2024年推出的“食神大模型”,到2025年的用户数仅为540万,而去年老板电器整体电器销量高达781万台,这一渗透率并不算突出。
相比之下,洗碗机和一体机表现更亮眼,上半年销售额分别为3.3亿元和3亿元,下半年叠加大促,有望双双突破去年水平并接近10亿元。要知道,2024年两者全年营收分别为7.9亿元和7亿元。
方太方面,高端化战略的坚持带来了另一种困境,由于产品体系始终聚焦高端,方太缺乏下沉市场的布局与储备。
同时,其“儒学理念”带来的企业家族化管理特征,在经济上升期为品牌注入了松弛感,帮助其塑造高壁垒与溢价能力;但当行业进入成熟阶段,竞争加剧、需求分化,这一路径反而可能欠缺灵活性与市场适应度。
在多品牌矩阵、产品线扩展以及下沉市场拓展方面,儒式高端定位显得束手束脚;反而那些更敢于下沉、善于借助资本与渠道的企业,或许能在中长期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弹性。
与方太不同,老板电器早在2010年就完成上市,并长期推行员工与高管股权激励,更具市场化特征。
如果从消费趋势来看,日本的经验仍具借鉴意义:当下中国正处于第三消费时代向第四消费时代过渡阶段。第三消费时代以高端化与个性化为特征,而第四消费时代则呈现出消费分层、多元化并存、品牌忠诚度下降的趋势。
问题在于,老板电器和方太,到底谁才能真正押中未来的消费走势?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报生成中...
海艺AI的模型系统在国际市场上广受好评,目前站内累计模型数超过80万个,涵盖写实、二次元、插画、设计、摄影、风格化图像等多类型应用场景,基本覆盖所有主流创作风格。
IDC今日发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显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市场出货1,2万台,同比增长33%,显示出品类强劲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