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产经新闻频道 > 媒体快读

    营收破百亿的科大讯飞,何时迎来盈利拐点?

    2025-08-29 11:21:16 来源:智见 Time公众号

      作者:308

      编辑:经纬

      在大模型领域的持续砸钱投入,给科大讯飞带来了肉眼可见的增长。

      一个典型的数据支撑是:2025 年上半年,科大讯飞的营收达到了 109.11 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到 17.01%,这也是科大讯飞自 1999 年成立以及2008 年在深交所上市以来,半年度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与此同时,科大讯飞上半年销售回款达 103.61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13.5 亿,同样也是首次突破百亿。

      这对于长期从事于 To B 和 To G 业务的科大讯飞来说,殊为不易。

      当然,从财务的角度来看,大模型终归是烧钱的,而大力投入研发的科大讯飞依旧处于亏损状态——不过,在 2025 年上半年,科大讯飞已经同比减亏 40.37%,其归母净利润降低为 -2.39 亿元。

      总体来看,当下的科大讯飞,正在等待一个商业正循环的转折点。

      营收首破百亿,如何实现?

      在中国的一众参与到新一轮 AI 变革的企业中,科大讯飞的角色非常特殊。

      一方面,科大讯飞深耕人工智能领域超过 25 年,是中国最早进入到 AI 赛道并且见证并参与 AI 发展的企业之一,并且有着浓厚的国家队性质,所以不仅业务发展市场长,而且应用落地范围广;但另一方面,它又在 AI 技术的快速进化也不断自我革新,敢于拥抱新技术、新趋势。

      基于这个背景,科大讯飞的整体业绩增长,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如果纵览过去十年的营收表现,很容易发现,科大讯飞的营收业绩整体上保持了良好的上升态势,除了 2022 年和 2023 年之外,其营收增长都保持两位数态势。

      如果把视角缩小,2024 年上半年,科大讯飞的营收为 93.25 亿元,同比增长幅度 18.91%——某种程度上,这一营收增长态势在 2025 年同期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从而成功突破百亿元。这并不容易。

      那么,上半年的增长是如何实现的?

      从具体业务来看,科大讯飞多项业务板块都取得较为显著的营收增长。

      比如,作为科大讯飞常年深耕的业务以及营收的大头,在智慧教育板块,科大讯飞的营收达到了 35.31 亿元,比去年同期的 28.6 亿元,同比增长了 23.47%;在开放平台板块,其营收达到了 27.24 亿元,比去年同期的 23.45 亿元,同比增长了 16.8%。

      除此之外,科大讯飞在其布局多年并给予厚望的智慧医疗领域营收增长了 21.09%,在数字政府行业应用领域营收增长 29.48%,而在智慧汽车业务板块的营收也增加了 13.31%——值得一提的是,而在企业 AI 解决方案领域的营收幅度更是增长了 349.92%。

      从业务营收结构来看,科大讯飞的业务分为 To B、To G 和 To C 三大业务板块——这三大业务板块的平衡,也一直是科大讯飞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着力加强的目标,并且在 2025 年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具体来看,在 2025 年上半年,科大讯飞 To C 板块的营收占比为 32%,To B 板块的营收占比为 42%,而 To G 业务板块的营收占比为 26%。

      值得一提的是,科大讯飞上半年在 C 端板块的营收增长非常明显,同比增长幅度高达 38%。其中,来自科大讯飞的官方数据显示,科大讯飞 AI 学习机在上半年的收入继续保持了翻番增长的强劲态势。

      所以很明显,在 C 端增长的引擎驱动下,科大讯飞不仅整体实现了营收增长,而且营收结构更加合理。

      基于以上表现,科大讯飞的毛利和净利润表现都呈现出向好趋势。

      比如说,科大讯飞上半年的毛利为 43.89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37.48 亿元同比增长 17.12%——这个增长幅度比整体营收的增长幅度也略高一些。

      与此同时,科大讯飞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为 -2.39 亿元,同比减亏了 40.37%——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超过 7.64 亿元,同比提升 49.73%。

      总体来看,在整个 AI 行业普遍还处于烧钱投入阶段、落地非常艰难的大背景下,科大讯飞在上半年的业绩表现,确实显得格外亮眼。

      深耕教育医疗,TOC 成亮点

      从具体业务的角度来观察,在大模型技术的加持下,科大讯飞在 2025 年取得了众多实际的突破。其中,教育、医疗两大业务板块和 To C 业务,成为亮点。

      比如说,在智慧教育领域,在多年的深耕之后,科大讯飞基于「人工智能助力教育」的理念,在大模型技术的加持之下,继续推动 AI 与教育教学场景的的融合。

      其中,科大讯飞推出的 AI 黑板,在其全面升级大模型能力之后,在 2025 年上半年的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了 150%。在作业和考试场景场景下,科大讯飞的数智作业产品方案覆盖 20 多个省市的 1700 余所学校,服务师生 250 万人,其考试扫描业务量也同比增长 10%。

      在 AI 辅导方面,科大讯飞 AI 学习机在大模型的加持下,重磅升级了 AI 一对一精准学、AI 一对一答疑辅导、AI 一对一互动课三大功能。从市场表现来看,科大讯飞 AI 学习机在上半年的收入同比增长了 104%。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科大讯飞学习机已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高端学习机销售额销量第一名的成绩。

      在医疗方面,科大讯飞也在多年布局后推出了一系列的 AI 赋能于政府、医院、患者的各类产品,并且在 2025 年 3 月正式发布了基于深度推理技术的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 X1。

      更关键的是,在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 X1 的加持下,讯飞医疗业务在上半年取得了不少突破。

      比如,在智慧医院方面,截至 2025 年 6 月,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在全国 20 余家龙头医院落地应用。同时,讯飞大模型技术加持下的 AI 诊后患者管理在江苏、山东、河南等 6 省/自治区的医院市场获得突破,已经累计服务 200 家医院。

      而在 To C 的医疗业务落地方面,讯飞晓医 App 在接入讯飞医疗大模型 X1 后,取得了大量的能力突破。

      来自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讯飞晓医 App 下载量突破 2400 万次,累计完成超过 1.4 亿次 AI 咨询量,用户好评率达 98%,用户主动推荐率达 46%。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 2025 年 7 月,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实现了进一步升级,各项能力获得提升,相比于 OpenAI o3 和 DeepSeek R1 等模型,在全科辅助诊断等关键医疗场景的任务上保持大幅度领先。

      除了教育和医疗场景,科大讯飞在开放平台企业服务板块,也取得了显著的业务突破。

      比如说,讯飞听见 SaaS 总用户数突破 9200 万,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 61%,而讯飞听见 App 海外用户数也已经超过 150 万。同时,讯飞同传也已经累计服务全球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线上服务场次同比增长 22%,而线上 SaaS 营收同比增长 100%。

      另外,在 To C 业务板块,讯飞的一系列产品也在获得增长。

      比如,讯飞星火 App 在安卓平台累计下载量突破 3 亿;讯飞智能办公本系列产品上半年同比销量提升 45%;讯飞翻译机系列在上半年保持国内翻译机领先地位;讯飞录音笔业务在保持国内领先的同时,海外市场销量也在上半年同比增长 190%……

      总体来看,依托于长年深耕与教育和医疗行业的落地优势,科大讯飞在不断开拓现有业务线增量的同时,也在不断通过大模型的能力进行深度赋能,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此。

      商业正循环,还需要多久?

      对于科大讯飞来说,2025 年,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技术投入和商业回报的转折点年份。

      核心逻辑在于,在过去两三年间,面对 ChatGPT 带来的大模型席卷整个行业的大趋势,科大讯飞快速反应,果断入局,花了不少钱投入到大模型的研发中去。

      其结果是,科大讯飞在 2023 年 5 月发布了旗下讯飞星火大模型后,一直在致力于研发投入,并且不断推进这一大模型的快速迭代。

      一个典型的例证是,2022 年,科大讯飞的研发投入占比为 17.83%,而到了 2023 年和 2024 年,科大讯飞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投入占比分别提升到 19.53% 和 19.62%。

      而到了 2025 年上半年,科大讯飞继续加码,研发投入达到 23.92 亿元,在实际数额同比增长 9.2% 的同时,其研发投入占比更是达到了 21.92%。

      而在这样的投入力度下,科大讯飞上半年也在大模型的技术迭代上取得了突破。

      比如,2025 年 1 月,科大讯飞发布了业内首个基于全国产算力平台训练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 X1;4 月份,讯飞星火 X1 进行升级,整体对标 OpenAI O1 和 DeepSeek R1,在数码、代码等通用任务上显著提升。

      而到了 7 月份,讯飞星火 X1 进一步提升能力,对标业界一流水平,在数学、翻译、推理等方面保持领先的同时,又在教育、医疗、司法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不仅如此,底座的多语言能力还扩展支持到 130 多个语种。

      以上这些,一方面体现出了科大讯飞在大模型领域的持续技术突破,另一方面其实也表明了科大讯飞在大模型应用落地方面的独特优势。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国家队」,科大讯飞在遭遇政治施压的情况下,更加强调大模型全栈技术的自主可控,因此与华为合作打造了自主可控的国产化算力底座。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科大讯飞在国内的 To G 和 To B(尤其是国企和央企)相关业务场景中更加容易受到信赖、从而更加容易走向落地的前提。

      实际上,纵观国内的众多拥抱大模型技术的企业,科大讯飞的其中一个独特之处在于,由于长期耕耘与教育、医疗等领域,它更加容易在前期密切合作的基础上深刻洞察相关行业和客户的落地需求,然后通过大模型技术的加持来解决行业相关问题,从而加速实现 AI 技术的商业化。

      这也是科大讯飞能够在大规模投入研发的前提下、依旧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毛利率的核心逻辑。

      当然,如果从这一轮拥抱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周期来看,科大讯飞在经历了三年的发展之后,虽然已经接近于扭亏为盈,但至少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它毕竟还没有实现商业正循环。

      事实上,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大模型技术依旧处于快速发展中,依旧需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与此同时,AI 的落地也同样是一场马拉松,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等相关行业的落地,依旧需要更多的时间。

      好消息是,在国家政策层面发布「人工智能+ 」行动的大背景下,科大讯飞依托其技术布局和商业化体系,获得了非常好的生态位优势和潜在发展空间。

      所以,对于科大讯飞来说,继续维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保证底层的技术领先,依旧是技术立身第一要务。

      而更重要的是,即使是拥有一些独属于「AI 国家队」的既有优势,如何在 To B 和 To G 的复杂业务和漫长回款周期中,进一步挖掘 To C 业务的大模型落地场景,从而尽快实现一个「从高强度技术投入到高价值商业回报」的商业循环,这是科大讯飞下一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中文科技资讯微信二维码logo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报生成中...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即时

    新闻

    明火炊具市场:三季度健康属性贯穿全类目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线上零售额94.2亿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优异,同比有14%的涨幅,传统电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企业IT

    重庆创新公积金应用,“区块链+政务服务”显成效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3C消费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高能实力,创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配置和精准的色彩呈现能力,为您的创作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双十一期间低至2799元,性价比很高,简直是创作者们的首选。

    研究

    中国信通院罗松:深度解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

    9月14日,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专题论坛在沈阳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