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云栖大会上,明确阐述了AI时代下阿里云的核心战略路径:第一,通义千问坚定开源开放路线,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Android”;其二,构建作为“下一代计算机”的超级AI云,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为支撑这一宏大愿景,吴泳铭表示,阿里巴巴正在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将会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
阿里不仅勾勒出AI产业的发展蓝图,更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迎来确定性机遇。其中,作为全球ICT基础设施龙头的联想集团,携“全栈AI”亮相2025云栖大会,展示了涵盖AI终端、AI基础设施再到AI解决方案及服务的全场景算力产品、方案和服务。凭借与阿里在算力底座、端云协同、生态共建等领域的深度绑定,联想将成为此次战略布局中最具受益潜力的企业之一。
联想服务器业务迎“超级订单周期”
阿里云栖大会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将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实现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较2022年提升10倍,重点聚焦GPU集群、液冷技术及全栈软硬协同。这一“算力扩张计划”直接打开了服务器市场的增长空间,而联想早已凭借技术积累和合作优势占据先机。
作为阿里云核心服务器供应商,联想自2017年起便深度参与阿里算力建设。据IDC最新数据,2025年Q1联想服务器收入全球排名第三,增速高达74.8%,在中国AI云服务器市场份额更是突破35%,稳居第一梯队。针对阿里对高密度算力的需求,联想第六代Neptune液冷服务器相较传统风冷可降低数据中心功耗40%,完美匹配阿里“能耗10倍增长下的能效优化”目标。此外,联想今年推出的“双循环”相变浸没制冷系统,实际落地的PUE值达1.035。这意味着,企业可将96.6%的电费用在AI训练、推理上。
在阿里3800亿投入中,服务器采购将占有重要比重。联想有望斩获新的增量订单,这将直接推动其服务器业务进入“爆发式增长期”。新财年第一季度,受阿里、字节等订单提振,联想AI基础设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55%,这也印证了其订单储备的强劲态势。
AI PC与智能体生态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阿里在此次大会上强调“端云联动”战略,提出通义千问大模型需实现“本地化运行+云端更新”,而联想在终端侧的布局恰好形成互补。2025年第二季度,联想PC全球出货量占比近25%继续稳居第一,其中中国市场具备“五大AI特性”的AI PC出货量占比已达笔记本总出货量的27%,其集成本地智能体“天禧AS”,可与通义千问无缝衔接,用户既能享受本地低延迟的AI服务,又能通过云端获取最新模型能力。
吴泳铭称,通义千问的目标是打造“AI时代的Android”,这意味着未来AI终端将迎来新的变革机遇和市场需求。这对于以联想为代表的终端厂商来讲同样是一次重要的潜在机会。
在行业场景落地中,双方的协同效应更为显著。联想百应智能体已接入通义Qwen3大模型。依托Qwen3在混合推理模式、支持MCP、多语言等能力上的突破,百应智能体进一步丰富了模型库,并在语言理解、多轮推理、指令跟随等关键能力上实现了显著跃升。是双方在ToB智能化服务领域共同探索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同时,联想的混合式AI框架(Hybrid AI Advantage)为通义千问提供了丰富的行业模板,加速了大模型从“技术”到“应用”的转化。
阿里云的“全栈AI+超级云”战略,与联想“边-云-端”的全域布局形成深度共振。短期来看,3800亿算力投入将直接拉动联想服务器订单爆发,液冷技术溢价提升盈利能力;中长期,随着ASI时代的到来,联想在终端入口、数据闭环、生态协同上的优势,将使其成为阿里AI转型的“核心伙伴”。在AI产业的黄金赛道上,联想集团正凭借“硬件壁垒+生态卡位”,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机遇。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报生成中...
海艺AI的模型系统在国际市场上广受好评,目前站内累计模型数超过80万个,涵盖写实、二次元、插画、设计、摄影、风格化图像等多类型应用场景,基本覆盖所有主流创作风格。
IDC今日发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显示,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市场出货1,2万台,同比增长33%,显示出品类强劲的市场需求。